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6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278篇
电工技术   265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358篇
化学工业   103篇
金属工艺   144篇
机械仪表   193篇
建筑科学   540篇
矿业工程   336篇
能源动力   84篇
轻工业   47篇
水利工程   457篇
石油天然气   99篇
武器工业   33篇
无线电   260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2篇
冶金工业   165篇
原子能技术   19篇
自动化技术   5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10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169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99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黄鹰林 《城市建筑》2013,(6):90-90,97
现代城市建筑越来越向高层发展,为了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确保建筑的安全性、预防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发生不均匀沉降现象、避免因城市地面沉降对建筑物主体结构造成的损坏,沉降观测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沉降观测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2.
《Journal of Urbanism》2013,6(4):456-475
ABSTRACT

If a neighbourhood is designed and built according to best practices for walkable neighbourhood design, will people respond and walk in the public realm? This was a narrowly focused case study of a brownfield redevelopment in Vancouver, Canada, intentionally designed to be highly walkable. Methods included a Walk Score® analysis, both in-person and video observational studies of people using three public spaces over a nine-month period, supplemented with questionnaires. Observational studies and questionnaires revealed high numbers of people using the public spaces for walking and active mobility throughout the year in all weather conditions, validating a very high Walk Score®. However, the study also uncovered unexpected patterns of walking and motivations for walking, which reveals the value of post-occupancy observational and survey studies to fully understand how specific attributes of the neighbourhood landscape may significantly change what people value and how they use the public realm.  相似文献   
93.
为解决登陆作战中近程火力支援不强、精度不高的问题,设计一种对岸察打一体化的水面无人艇。采用 双体船结构设计,通过Soildworks 仿真软件,对无人艇整体进行设计,通过火控解算,利用观测弹道校准的方法实 现对岸射击弹着点的预测,运用观测偏差法,计算无人艇弹迹测量解算、弹道气象初速等因素对射击精度的影响, 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无人艇可执行自主导航巡逻、对岸火力支援、精确打击目标等任务, 可为登陆部队提供战术研究。  相似文献   
94.
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直接观察了球墨铸铁在加热过程中渗碳体的分解和石墨形态的演化。结果表明:球墨铸铁在加热过程中渗碳体逐渐溶解,加热速率越快,渗碳体的分解速率越快。加热过程中石墨形态的演变行为与加热速率有关。加热速率较慢,组织中出现了小石墨,原有石墨长大。加热速率较快,渗碳体周围的小石墨逐渐溶解变小。  相似文献   
95.
利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原位观察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中奥氏体(γ)向高温铁素体(δ)转变的全过程。结果表明,未腐蚀试样在1150℃到1250℃区间加热、保温易于形成孪晶;在1250~1350℃加热、保温过程中,δ相的形核和长大显著,形核位置主要为γ片和CaO-SiO2-Al2O3-MgO系复合夹杂物处;在1350~1450℃区间为δ相晶界的迁移。腐蚀试样在室温至1450℃区间加热和保温过程中,原室温组织中δr相的形态、分布变化不大,高温下新形成的δe相与原δr相无明显联系。利用晶粒长大动力学理论和Creq/Nieq比值分析了节镍型奥氏体不锈钢中δ相晶界迁移现象和凝固模式,并探讨了凝固模式对升温过程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6.
深井条带开采地表沉陷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伟  闫勇  党红蔻 《煤炭科学技术》2011,39(10):108-111
为掌握煤炭深部开采带来的地表沉陷规律,根据矿区实情并参考以往设站参数建立区域观测站。通过4年多连续不间断的监测,拟合出该矿区地表下沉曲线及水平移动曲线,求出概率积分法所需各种移动变形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深部开采时的基岩厚度增大,影响地表移动变形的因素多,地表沉陷在倾向上最大影响范围超过700 m,相应的盆地边缘移动变形值小。条带开采地表下沉比较平缓,没形成大的沉陷盆地,一次采全高情况下地表沉陷值相对较大,地面出现了塌陷区。采全高与条带开采的边界角相差不大,相同的开采影响范围内,条带开采下沉值较小,地表下沉盆地相对平缓。  相似文献   
97.
基于赵固一矿煤层埋藏深、水压高、底板隔水层薄等特点,为了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资源,实现安全高效生产,采用直流电法现场实测、相似模拟试验、有限差分数值计算、离散元数值计算等多种手段对赵固一矿二1煤层11011工作面进行底板破坏深度预测,经过对底板隔水性分析和突水性评价,建立了一整套适合研究工作面底板防治水的技术体系,分析得出赵固一矿11011工作面底板L8灰突水危险性大,二灰、三灰以及奥灰突水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98.
工作面跨采时,运输大巷受到一次甚至多次采动压力影响,变形破坏严重。为确保在受采动影响时巷道变形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必须根据巷道破坏特点对其进行预加固,并实时进行矿压观测,总结巷道的变形机理和破坏规律,找出适合不同岩性特点的跨采巷道岩柱宽度,为以后跨采巷道施工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江雷  王庆雄 《煤》2011,20(5):26-28,48
让压锚杆支护技术在潞安漳村煤矿2203瓦斯巷300~600 m段的成功应用,较好地解决了该段巷道支护难的问题。结合2203瓦斯巷的地质条件,详细介绍了让压锚杆的支护机理、支护参数,以及支护期间矿压观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0.
赵贵亮 《煤》2011,20(11):16-17
为解决软弱顶板煤巷支护难题,提高掘进速度,针对巷道围岩软弱特征,采用BHS-56型围岩强度装置进行测试,基于测试结果,依据试验巷道生产地质条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巷道不同支护方案,确定了巷道支护方式及参数.井下矿压观测结果表明,设计的支护方案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